戶籍制度改革是社會關註的熱點,有消息稱,我省戶籍改革的實施細則,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出台。在今年的兩會中,不少代表為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出謀劃策。
  張業軍是從淮安來的“新張家港人”,去年九月,他如願讓孩子進入了公辦學校,沒有多交一分錢:“在經濟上減輕了負擔,大概五六千塊錢左右。自從有了積分管理,我就覺得跟張家港本地人一樣的享受各種待遇。現在小孩也可以交上醫療保險了,上學可以上公辦學校,心裡挺踏實的,感覺就像家裡一樣。”
  張業軍口中的“積分管理”是張家港市戶籍制度改革的創新之處。在張家港,擁有居住證的新市民可以提出積分申請,根據規則獲取綜合得分,來解決“入戶、入學、入醫”的難題。
 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,“突出制度創新,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,有序推進戶籍、住房等領域制度改革。”這樣的表述,在省人大代表、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看來,是堅定了戶籍制度改革的決心:“城市化的關鍵是人的城市化,必須在城市化的進程當中高度關註進城農民的各方面權益的保障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農民工進城之後,戶籍制度的改革要跟上,這是我們公共服務跟進改善的基礎。”
  作為有著1700多萬流動人口的大省,我省對戶籍制度改革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。預計在2014年上半年,全省13個城市將全部以居住證取代暫住證,流動人口將逐步享受同城居民待遇;同時,我省已經明確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的落戶限制,不設障礙;對中等城市,是有序放開落戶限制。省人大代表、南通市財政局局長陳照東說,這些舉措的背後,應該關註的還是“保障”二字:“這個保障就包括建立一個比較完備的比較全面的保障體系。現在說到底,我們城市的保障水平和農村的保障水平還是有差距的,戶籍制度改革障礙也就在這個方面。如果說我們的保障體制到位了,那麼戶籍的概念就沒有過去來的重要和強化了。”
  如何讓“保障”落到實處?陳照東代表認為,這是一個全社會的議題,而政府必須在其中起到主導作用:“它是綜合性的一個東西,保障不能完全靠政府的投入,當然政府是其中一個主導的主要力量,首先在制度的設計上要做到城鄉接軌,在財政的投入上面要做到惠及所有的民生。”
  【江蘇新聞廣播記者(南京地區FM937)袁丁】
  (原標題:【改革再出發】戶籍改革落到“保障”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dujkooyok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